第十一期 “拥军助友”慈善情

2017-06-21 09:30:41

                  ○合肥晚报20170620期 第A07版合肥慈善


“拥军助友”慈善情

——合肥市慈善协会拥军助友专委会工作会议侧记

   6月7日,合肥市慈善协会拥军助友专委会工作会议在安徽贝比教育投资有限公司会议室召开。作为公司董事长、拥军助友专委会主任的沈国新同志显得格外高兴,一连几天他都在忙忙碌碌地张罗、筹备。

○拥军助友专委会成员与军地领导合影

○会议现场

说起这次的会议,还得从去年6月18日开始,那一天市慈善协会换届,合肥市政协原主席董昭礼同志当选会长。在政协工作多年的董昭礼同志,对困难群体有着特别的感情,一上任慈善协会会长,他便谋划怎么开展工作,让慈善更大范围、更有效地为困难群众服务。他参照政协体制构架搭建慈善平台,经过论证,他将需要慈善帮助的群体分为十大类型,每个类型设一个专委会。专委会主任均由有爱心、有实力的企业家担任,以此让慈善走进方方面面,走到每个角落。军人出身的董昭礼自然对困难军人和军属多了一份情结。为了筹建好“拥军助友”专委会,董昭礼会长首先想到了沈国新。作为董事长的沈国新在部队服役多年,对军队、对军人感情深厚,他们二人一拍即合,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拥军助友”专委会先后吸纳了52个单位和个人为成员,这些成员一是对部队有深厚情感;二是自觉自愿为困难军人和军属献爱心。

当天会议准时召开,会议主要是研究建军90周年前后“拥军助友”专委会的重点工作,省军区副政委杨学伦少将、董昭礼会长出席并提出具体要求。据介绍,“拥军助友”主旨是支持军队建设,关心困难战友。经过大家群策群力,最后形成三个共识:一是在建军90周年前期,组织一次老战士、老战友回军营活动,了解军人生活工作情况;二是组织一次送温暖活动,主要对象是老红军、老八路、参战困难老兵、转退特困老战友;三是组织一次慈善报告会,挑选有爱心、有善心的同志现身说法。

省军区副政委杨学伦对这项活动高度重视,他说:“我首先要感谢董昭礼会长为军队做了一件创新的好事。我是一名现役军人,我十分喜欢、赞赏‘拥军助友’活动。一是主题选得好。拥军是党和政府的优良传统,是永恒的正能量;经济建设越深入,改革开放越深入,拥军工作越重要,越要常抓长抓,抓住不放。助友是我军的传统做法,助友出感情、出凝聚力、出战斗力;二是工作筹划得早。今年是建军90周年,合肥慈善机构早早动手,想在前头把爱心送向军队、送向军属。不管钱物多少,意义重大;三是措施办法实。‘拥军助友’在八一前夕的三项工作要实实在在,既让人感动,又能使人受教育。我为你们点赞。”

最后,董昭礼会长就“拥军助友”下步工作提出要求,他说:“开好头是成功的一半,现在军内军外都对‘拥军助友’工作寄予厚望,我们要一步一个脚印把工作做扎实做到位。作为慈善工作者,做慈善工作,首先是想明白:想一想这项工作能不能做?怎么做?什么时候做?做到什么程度?其次是说明白:对慈善事业的各项政策法规,要能说会道,清清白白,对做一项工作要知道来龙去脉;其三是干明白:实施一项工作,一定要干干净净、利利落落,到拐到边,不仅有效率,更应有效果。”

中华慈善总会要求:继续深入学习、贯彻慈善法

日前,笔者从中华慈善总会获悉,中华慈善总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九次会议在京召开。

会议指出,在慈善相关法律法规日渐完善的形势下,慈善组织要依法依规开展工作,知法、懂法,并能在实际业务工作中得以应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下,慈善组织要紧跟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救助困难群众、解决社会问题特别是扶贫济困方面有所作为;在经济、社会、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慈善事业要积极适应新形势、研究新问题、开拓新局面,以不断提升的业务能力谋求自身发展、创造社会价值;在各类慈善机构、社会组织争相发展、百花竞放的情况下,中华慈善总会和各团体会员要强化自信、优化合作模式,密切合作关系,共同形成慈善合力,继续大力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

会议强调,要继续深入学习贯彻慈善法,大力拓展慈善业务范围、创新业务模式;继续加大精准扶贫力度,出实招见实效;继续抓好重点项目的实施,争取更大成效;继续加强对外联络工作,引进来走出去;以党建为核心,加强自身建设。

从“小马云”故事理解慈善精神

2015年,“小马云”因与马云长得极像而在社交网络爆红。2016年“双11”前夕,有网络拍客在微博上曝光了“小马云”家境贫困一事,并被当地媒体报道,随后在网上热议。其中有网友呼吁“让马云资助他上学”。11月9日早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通过内部邮件表示,“自己愿意承担‘小马云’的上学费用,供到大学毕业。”

马云和“小马云”,一个是著名电商企业巨头,一个是江西农村的贫苦孩子,他们因为互联网这个虚拟的世界“相遇”结缘,后者成为前者的资助对象。这个故事读来让人莞尔,却又玩味不已。有人认为,这终究只是一个“看脸”的故事,故事仅源于二者的长相,然而,我更愿意相信,这是一则发生在当代世界的佳话,虽然它背后仍然有贫穷这个沉重社会现实作为背景。“小马云”在网络世界浮出水面乃至爆红,目前看来是来自网友自发行为,或说是无心之举。客观说来,除了有“长得极像”这种玩笑性质的关联,马云和“小马云”二人的世界并无相关之处。“小马云”红了之后,马云通过内部邮件表示自己愿意承担“小马云”的上学费用,供到大学毕业。阿里巴巴方面也向媒体确认了此事,但表示没有进一步信息。我认为,马云和阿里方面这种处理方式,是合适的,既体现了爱心,又保持了一定的低调,这正好诠释了慈善精神。

诚然,时至今日,我国仍有大量贫穷人群和贫苦儿童,脱贫注定是综合工程,根本上仍然有赖于地区经济发展、收入水平提高,当然,政府部门精准扶贫很重要,另外,像马云这样的爱心人士和爱心机构,也会大有帮助。“小马云”因为长相特别,从而得到企业家资助,这固然是其幸运,但这种幸运毕竟难以复制,毕竟并非所有的贫困儿童长得都像名人。不过,马云作为知名企业家,这种举动可以视作一种标杆,带动更多人行善,另外,这种举动也昭示了著名企业家对教育的重视。

马云和阿里方面在资助“小马云”这事上,表现得较为低调,对此我们不难理解。在中国,现代慈善事业还处于初级阶段,一方面是富人的捐款表现与其财富地位相比明显逊色,另一方面是许多人对待慈善缺乏成熟理性的态度,其中一个表现是热衷对他人特别是企业家以道德绑架来逼捐。实际上,这可谓硬币的两面,彼此相关。

慈善和公益不同。倡导环保低碳出行是公益,掏钱资助贫困生则是慈善。公益需要高调张扬,这样才会效果最大化;慈善则是润物细无声式的个人善心,带有隐私色彩,否则就易变味。马云资助“小马云”,既有公益色彩,更属慈善行为。

“小马云”爆红获得企业家资助后,这个贫困家庭才受到各方面的关注与帮助,这种现象是值得我们深思和反思的。毋庸讳言,这反映出当地扶贫工程的任重道远和慈善机构的不足。马云本人说过,捐款时就面临“我们把钱交给谁”的问题,的确,中国公益慈善的建立,还需要一砖一瓦地做起。

马云资助“小马云”是行善,让“小马云”在毕业后自食其力是一种行善,我们理解这种善行本身也是一种行善。

慈善就应该是一种对生命尊严的爱,它平静、谦和,它没有压迫感,虽温暖却并不耀眼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