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期刊
> 慈善期刊
千红万紫安排著——2019,合肥慈善再出发
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合肥市慈善事业如何发展?重点抓什么?怎么抓?12月28日,市慈善总会在政务区召开2018年年终总结会,共同谋划2019年合肥市慈善事业发展大计。市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刘浏主持会议。合肥市副市长彭庆恩,市慈善总会会长董昭礼,荣誉会长周富如、杜昌寿、王世 清,形象大使郭公达,常务副会长黄茜,秘书长李应信等领导及各县(市)区慈 善事业工作人员、爱心企业代表参加会议。
会上,全体人员观看了2018 年合肥市慈善活动短视频,听取了年度慈善工作报告,对2018 年市慈善事业的发展有了深刻了解。接着,全体人员表决通过了4 位新上任的副会长人选。
合肥市副市长彭庆恩充分肯定了2018年合肥市慈善事业取得的成绩,他表示,要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职工和群众的奉献、友爱、互助意识,营造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热爱社会、热心公益的浓厚尚善氛围,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的良好风尚;要深入学习《慈善法》,积极探索“互联网+慈善”等新模式,确保各项工作依法开展、依法而治,努力开创我市慈善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局面;要通过政策引导、规范管理等加强慈善宣传力度,传播社会正能量,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关心慈善、支持慈 善、参与慈善的浓厚氛围。
市慈善总会会长董昭礼就2019年合肥市慈善事业发展作了总结发言,他表示,要牢固树立与省会城市相适应的慈善观,在慈善组织建设、慈善项目创新、善款募集金额及市民对慈善的知晓度、参与度等四个方面做在全省前列;要不断拓展慈善工作的新思路,在慈善募集、慈善救助、慈善资金管理、舆论宣传上出新思路;要在传承慈善文化上下功夫, 普及“仁”“爱”思想,弘扬“社会主义的人道主 义”精神,把慈善文化渗透进人们的心里,推动慈善事业发展。会上,董昭礼会长还向4 位新当选的副会长颁发了证书,会议结束之后,还专门进行了集体谈话,董会长说副会长是个非常光荣的岗位,希望几位新上任的副会长要适应自己的新身份,树立带头人意识,尽快行动起来,进入工作角色,迎接新的挑战;要加强对慈善事业的了解,要有全局意识,长远的眼光,提高站位来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 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多多参加慈善活动,传递 “慈善人”的正能量,影响和带动周边人群参与慈善工作的热情,用一流的精神状态为合肥市慈善事业发展做贡献。
据悉,会上还汇报了 2018 年度财务报告和 2018 年 31 个慈善重点项目落实情况。表彰了慈善重点联系单位。10 多家爱心企业举牌认捐,为合肥市慈善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努力营造人人慈善的社会氛围·董昭礼会长谈新年合肥市慈善工作
深化认识 牢固树立与省会城市相适应的慈善观
所谓与省会城市相适应的慈善观,就是省会城市的慈善工作要树立高水准、高标杆,对慈善工作要有高目标、高追求。合肥是安徽的省会,省委省政府对合肥的要求是做全省的排头兵、领头羊。各项工作要走在全省的前列,为全省作表率。毫无疑问,合肥慈善是按照这个要求在定位、在谋划、在部署、在落实。
第一,慈善组织建设要走在全省前列。要大力培育和发展慈善组织,努力把工作触角延伸到企业、社区、学校和乡镇,不断扩大慈善工作的覆盖范围。要完善慈善组织内部管理制度,建立规范、公开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捐款捐物使用的追踪、反馈和公示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捐赠款物的使用情况,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进一步提高 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第二,市民对慈善的知晓度、参与度要走在全省的前列。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宣传慈善理念,弘扬慈善精神,特别是要加强与新闻媒体联系,坚持典型引导,大力宣传社会爱心人士的慈心善举、宣传慈善救助取得的良好效果,增强全社会的慈善意识,激活广大市民关注慈善、参与慈善的热情,不断提升慈善工作的知晓度。
第三,慈善项目的创新要走在全省前列。要在巩固31项慈善项目等现有品牌的基础上,大力培育和发展丰富多彩的慈善项目,打造名优慈善项目品牌。要继续开展卓有成效、形式多样的救助活动,努力在助困、助学、助医、助残、助孤等方面下功夫,注重开发大病救助、特困大学生救助、农村特困家庭救助等群众急需的慈善项目,不断提高慈善项目的针对性和及时性。
第四,善款募集的数额要走在全省前列。要面向全社会开发慈善资源,大力倡导“企业财富来自社会,应对社会有所回报”意识,鼓励广大企业家在致富后多参与极争取更多慈善资金。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经常性捐赠活动,立足慈善活动,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多做贡献。要主动同上级慈善组织、国内外慈善家以及合肥籍热心慈善事业的人士建立广泛联系,积合肥实际,广开募捐渠道,积极发动各单位和社会各界捐资慈善事业,为扶贫济困奉献爱心。
第五,慈善工作实效要走在全省前列。要以人为本,以弱势群体为重点,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制定救助计划,拓宽救助工作渠道,开展各类救助活动。要把重点放在农村贫困户、城市零就业家庭、孤寡老人、残疾人、孤儿、特困生等困难群体的救助上,把来之不易的资金使用好,多做党和政府最关心、社会困难群体最需要的善事、好事。要不断完善救助形式,坚持救急与救穷并重、物质救助与无偿服务并重的原则,创新救助模式,推动救助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
突出重点 不断拓展慈善工作的新思路
人人参与慈善涉及方方面面,眼下, 我们重在这几个方面加大引导力度,出新的思路。
一是要在慈善募集上出新思路。要牢固树立市场观念,善于运用市场机制动员社会慈善资源,用足、用活、用好国家对慈善捐赠的优惠政策,激发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和资源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在巩固“31个慈善项目”“冠名基金”“十个慈善专门委员会”成果的同时,积极探索更加灵活多样的捐赠形式,把集中捐赠和经常捐赠相结合、有组织捐赠和自发捐赠相结合、常规捐赠和应急捐赠相结合,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力量,运用好支付宝、微信公众号等慈善募集的电子渠道,使慈善资金来源更加多元化、多渠道、多形式。着力打造慈善品牌,有效提升慈善募捐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二是要在慈善救助上出新思路。坚持立足实际,既要符合市情尽力而为、多办善事,又要量力而行、持之以恒,逐步扩大救助范围,增加救助项目,提高救助水平。要全力谋划好“远程康复教学”“ 情暖万家”“圆梦大学”“夕阳红”“药品援助”“点亮生命计划”“ 布衣布舍”等项目和活动,广泛开展济困、救灾、扶老、助学、助医、帮残,使慈善事业真正成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补充。要不断创新救助手段,开发救助项目,努力使需要帮助的人都能得到帮助,得到帮助的人都能怀着感恩的心回馈慈善事业。
三是要在规范慈善资金管理上出新思路。各级慈善组织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捐赠款物管理办法,定期报告年度开展募捐和接受捐赠情况、慈善财产的管理使用情况、慈善项目实施情况,对慈善项目实施过程、结果和运行进行跟踪反馈,确保慈善资金投放利用实现最大社会效益。
四是要在舆论宣传上出新思路。要继续把增强全民慈善意识放在突出位置,进一步加强与宣传部门、新闻媒体的联络,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形式,扩大慈善宣传覆盖面,积极推动现代慈善观念和慈善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乡镇。继续办好《合肥慈善》杂志、微信公众号,大 力宣传慈善工作的性质、宗旨和任务,大力 宣传在慈善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企业和团体,激发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慈善工 作的热情,在全社会营造“支持慈善事业光 荣、参与慈善事业高尚”的社会氛围。
固本强基在传承慈善文化上下功夫
慈善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有着丰富的文化含义。她既是人与人之间关 心、爱护和帮助的行为,又是人对人的一种心 态,包括同情心、怜悯心等。同时,她还是整 个社会、民族的一种事业,具有社会心理、社 会伦理道德和社会行为的特征。
这几年来,我们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比如,像我们实施的“31个重点慈善项目”,还有像“十个慈善专门委员会”,再如我们归纳的“一切从事慈善事业的工作都是高尚的行为”、“每一次行善都是为家人和自己积德”,又比如,我们在“乐善好施、扶贫济困、尊老爱幼、扶弱助残”等传统美德方面所进行的实践,丰富和传承了慈善文化,并形成了许多有合肥特色的慈善文化,但是与省会城市 的要求,尤其是和一些先发城市相比,在这方 面,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一是围绕“仁”去挖掘。“仁”就是“爱人”,是一种推己及人的助人为善的精神,一般意义上讲,社会秩序和人伦关系是以“仁”为基础,像传统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讲的就是这个意思。慈善就是要在“尊老爱幼、孝慈为怀、邻里相帮、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等层面上想办法、动脑筋,营造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的社会风气,倡导积德累功,慈心于物,乐人之吉,愍人之苦的良好氛围。
二是围绕“爱”去光大。慈善没有国界, 慈善是人类共同的美德。慈善不仅仅是传统的救穷、济困,慈善更是一种爱、一种人间大 爱;有爱心是做好慈善的基础,只有对社会、对国家、对人间产生深厚的爱,做慈善才能自 觉自愿。
三是围绕“ 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去弘扬。新时代倡导新的社会风尚,在全体社会 成员中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互相进步的好风尚。慈善与社会文明和进步紧密相联系,强调劳动 光荣,要营造一种劳动光荣,劳动创造一切的 新理念